一辆辆全封闭运输车有序驶进处理中心。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将“特殊货物”——经生物安全防疫收运的病死畜禽,送入自动生产线。经过高温高压干化处理后,这些农业废弃物化作生物柴油原料和有机肥料,实现高效高值的资源化利用。
这是湛江市遂溪县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处理中心(下称“瀚蓝湛江项目”)里的真实场景。该中心是广东省最大的农业资源化项目之一。
2024年2月发布的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》指出,要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,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。同时,还提出要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。
在这一背景下,湛江近年来积极探索打造“无废城市”,树立起“无废农业”典范。随着令人头痛的“污染源”变身价值不菲的“资源库”,湛江不仅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,更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兴产业强动能,成为广东省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的生动实践。
瀚蓝湛江项目。
因地制宜
探索无废农业新路径
作为全省生猪养殖大市,湛江2023年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比例已达85%。然而,伴随养殖规模不断扩大,病死畜禽的处理难题日益凸显。
如果采用传统填埋方式,不仅存在疫病传播风险,还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。
为此,湛江市在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过程中,前瞻规划了专业、科学、高效的解决方案。
位于湛江市遂溪县的瀚蓝湛江项目,正是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创新实践,该项目已于2021年7月正式建成投产。
作为全省最大的农业资源化项目之一,该中心采用国际领先的高温高压干法化制工艺,将病死畜禽彻底无害化处理后转化为肉骨粉、工业油脂等原料,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。
湛江头部生猪养殖企业广东湛江正大猪业有限公司(下称“正大湛江公司”)是该项目的重要合作方。“依托瀚蓝公司的专业技术实力,我们能帮助当地更好地解决病死畜禽处理难题,为‘无废城市’建设贡献力量。”正大湛江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变废为宝
激活农业生态价值链
2024年,瀚蓝湛江项目处理病死畜禽约6200吨,产生了约750吨油脂、1300吨肉骨粉,不仅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,还推动当地农业养殖业、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在湛江,一株株农作物汲取着有机肥料的营养,茁壮成长。
在湛江的吴川、廉江、遂溪等地,一株株指天椒、番石榴、红薯汲取着有机肥料的营养,茁壮成长。
瀚蓝积极探索无害化处理所得肉骨粉的资源化利用。将肉骨粉转化为有机肥料为植物作物生长提供养分,能够规避被直接用于饲料而引发动物疫情的可能,消除同源性蛋白污染的风险,为动物防疫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。
这种肥料氮磷钾配比科学,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,还能改良土壤结构。瀚蓝有关负责人说。他表示,使用有机肥后,可以有效减少化肥用量,作物抗病性明显增强,每亩增收超千元。
统计数据显示,瀚蓝每年的有机肥产能达到了2万吨,有效助力发展绿色种养循环,推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不仅如此,瀚蓝在农业废弃物无害化过程中还能提炼出油脂,这些油脂可作为原料用于生产生物柴油。生物柴油是国际公认的绿色清洁燃料,也是交通、航运领域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。
值得一提的是,瀚蓝绿电公司、瀚蓝生物公司顺利通过了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(ISCC),这意味着其生产的生物柴油从原料收集到生产环节具有可溯源性,可再生原料或产品拥有了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认证。
机制创新
构建收集处理新体系
清晨,瀚蓝的专业收运车开始穿梭于湛江的各养殖场。通过“冷库+中转站交接”机制,确保病死畜禽得到集中、安全存放。
如今,正大湛江公司根据各养殖场的养殖周期,定期把病死畜禽转运至中转站,由瀚蓝湛江公司定时定点接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通过合作,瀚蓝与正大湛江公司共同建立起完善的农业废弃物收运处置体系,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及时收集、转运和处理。凭借专业收运体系与信息化监管平台实时联动,湛江得以实现每批病死畜禽来源可溯、去向可追的全流程监管。
这种严密的收运机制,已成为湛江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的关键制度设计之一。
值得一提的是,瀚蓝采用国际先进的高温高压干法化制工艺,实现了病死畜禽的科学、集中无害化处理,从源头上切断潜在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。
“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为正大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技术支持,共同推动农业废弃物处理行业的绿色发展。”瀚蓝湛江公司总经理殷钱帮表示,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入合作推进区域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,为构建“美丽湛江”贡献力量。
湛江农业废弃物的蜕变之旅,将生态治理转化成更多经济价值,促进了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,是“百千万工程”引领下的新丰收故事,为众多农业大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。